捆绑式的通识教育导致闹剧和悲剧?

捆绑式的通识教育导致闹剧和悲剧?

刘老师 发表于 2016-03-24 08:11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时间:2015-11-23 21:03 来源:学术中国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11/23/content_11855330.htm

导读:自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逐步成为世界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整型的精英人才。做为一种教育思潮,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当功利化的标准化思维与其结合之后,它成为人类教育史上最恐怖的噩梦。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原文标题:标准化教育—捆绑式的“通识教育”是精英的噩梦。

所有的后发优势国家更加热衷标准化教育,中国的学子大概要接受10年左右的通识教育,然后接受2年左右的“文理分科”后的教育(“简化版”通识教育,把六门课改为5门课,同时除语数外三门课外,另二门有一定自由度),然后通过高考(文理分科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然而通识教育支持者对这种“简化版”的通识教育采取了强烈的批评。通识教育真的有这么重要么?我认为,硬性的捆绑式的标准化的“通识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悲剧(下面我有时把这种教育称之为“全面化教育”),文理分科教育也只是稍微缓解了它的悲剧程度。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我见过许多在某个单科领域非常有天赋的人,因为无法把其他学科学好,而被制度挡在门外,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在我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传奇的人物,他是全市最优秀的英语老师。他的高考,其它成绩均不及格,英语却拿了满分,后来被一所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他是幸运的——因为在标准化思维深入决策精英骨髓的今天,大多数偏才,都不能像他那样幸运的拥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世界文学的春天和科学发展没有丝毫关系,不用说古代的李白,杜甫,荷马,莎士比亚毫无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的文学家如钱钟书,沈从文,韩寒,莫言等,那一个有科学素养?在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喜欢科学的屈指可数。至少在文学方面,现行的标准化通识教育毫无建树,令人疼心的是,有多少本可以在文学上有建树的人因为所谓的“通识教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永远失去了成为文学家的机会。

科学家需要很高的文学水平么?文学的本质是美学,科学家需要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许也需要美学,但是谁规定了一定是语言美学了?现代科学源自西方,中文的语言美学显然没有帮上忙,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西方的语言美学对学习科学有什么特殊帮助。英国的Nurse曾经因为法文不及格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后来伯明翰大学的一位遗传学教授给他长时间面试后,帮助他绕过这一关,才得以进入大学,这位200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牛津大学教授,美国生物学顶尖的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你可以说他因为没有经过所谓的“通才教育”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么?

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不懂化学知识,甚至不懂另一类物理——电学。纯化学对物理水平的要求也非常低。大多情况下,数学家也没有必要去学物理化学。每门学科之间,没有必要进行硬性的捆绑。有一个人,大学上了六个月就选择退学,并不是他不爱学习,原因是“我可以不用学那些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可以去旁听那些看上去有趣的课程”,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他的名字叫史蒂夫▪乔布斯。在标准化“通识教育”尚未普及的18世纪和19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创造出现代科学辉煌的科学大师们难道不是所谓的“具有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的人”?有任何科学方面的研究考察过学科捆绑和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么?在这个崇拜“科学”的时代里,我们很自信的应该采用某种教育模式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是很可笑么?

化学工作者需要比较高的数学知识;物理学工作者需要相当高的数学水平。还有一些边缘应用,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生物化学,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融合领域,在此背景下,通识教育思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应夸大通识教育作用,盲目扩大它的范围。例如,对一群人同时在多方面教育对融合学科发展好, 还是促进多学科间一群专业人才合作效果好?通才教育在各课程的合理教育资源分配应该是怎样的?对不同人而言,通才教育的合理模式应该如何建立?可惜席卷全球的功利主义标准化运动没有给这些问题以解决时间,捆绑式的“全面教育”粉墨登场,一场闹剧也是一场悲剧就此上演。那么这股思潮是如何形成的了?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成人的人格形成取决于儿童生长期的五个阶段,这五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会相应的形成不同的成人人格。例如:婴幼儿时,如果过早断奶,婴幼儿吸吮的欲望受到阻碍,长大后压制的欲望便以酗酒、吸烟、过度饮食的人格形式表现出来。此理论对于“全面化教育”这一主流的观念形成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我们的社会精英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探知世界的兴趣受到极大的激发,对各学科或多个学科都有强烈的兴趣,然而社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使得我们的精英被迫舍弃众多兴趣,只能把精力放在某一个领域。这种在青少年人格发展时期的多方面求知欲被极大的压制,在他们而成为社会公共政策的影响者之后,这种“全面“教育的理想诉求便会表达出来以弥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遗憾。

为了印证上面的这个解释,我在两个专业的科普型网站以及现实中做了一定范围的文理分科倾向的调查,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普通受教育者人(本科为二本,三本或以下学历)倾向于分科;但是在受调查的22个理科精英样本中(本科为一本中的重点大学),有16个明确表示支持“全面化”教育,而其余六人中,有三人持中立态度。而这些人正是中国社会政策制度的决定阶层。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中国的精英,国外的精英阶层也有同样的情况。

近代最著名的生物学家之一,“间断平衡”的提出者史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他的《自然史沉思录——干草堆中的恐龙》中写到:“我算不上一个谦虚的人,但心里明白,我幸运的拥有一个优点,却也混杂了不少大毛病。我虽然算不上数学盲,但也多么渴望拥有数学才能啊!许多科学家正是拥有这个非凡的能力,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我在这方面简直是一片空白,我也并不是一个逻辑混乱的人,但仍然希望像很多同行那样拥有出色的能力,可以确定,拓展和检测一个论证的线性含义。

古尔德的这番话,给了我们两个启示,第一是,即便是一个顶级的科学家,也会有(甚至更严重)“全面化教育”的心理诉求。第二是,既然成为一个古尔德这样的顶级科学家都不需要很好的数学知识,那么我们为什么硬性的在各种专业里捆绑数学教育了?假如强制古尔德先生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数学造诣,才可以去研究他的古生物学,那么古尔德还会成为一个顶级的生物学家么? 或许,中国的古尔德因为“全面化”教育的体制,因为不及格的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而早早的被挡在生物学研究的门外。

有一些“更极端”的全面化教育主义者认为,艺术类也应成为科学类专业的捆绑教育内容。理由是,艺术会给科学思考以灵感。这个理由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前苏联科学成就与音乐的故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过去生活的经历,会在潜意识中沉淀,在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时,素材会突然从潜意识里蹦出,完成意识思考中最关键的部分。可是艺术只是“过去生活经历”中的一小部分,为什么是音乐启发灵感,而不是散步时的风景呢?艺术之美对科学研究可能存在的启发不能作为强迫艺术教育的理由,平常的生活中,那里不充满着美呢?

人性的贪婪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与美色上,有时以另外一种隐藏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对孩子成为一个“全才”的期望上。

千万不要以为那些对金钱美色没有兴趣的人不贪婪,抑制的人性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是比追求金钱美色更疯狂的贪婪。

千万不要以为“科学精英”与“社会精英”不贪婪,当他们回首往事有所遗憾时,他们错误的以为只有给未教育的人以弥补他们错失机会的条件时,被教育者就会更成功,他们以为“假如当年在某些方面有所研究的话,成功就会比今天高很多。”“某些成果之所以不能被自己所发现,主要是某些方面太薄弱了”。他们把这种对成功的错误臆想,转换成对社会教育制度的某种要求。精英有各种遗憾,这些不同遗憾就变成了我们全面素质教育中的每一个不同的部分。他们会想象如果重生一次,怎样的教育才能使自己更成功点,“全面化”教育体制最大的失败在于我们并不了解被教育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而是以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建立起一个符合教育者意志的贪婪体系。

当然“全面化”教育制度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决策精英”的认知偏差,也有现实世界的政治需要。例如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大量的资源由政府所掌握(这种模式的好坏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范围)。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中国人获得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渠道。一个强政府社会会面临裙带关系泛滥和阶层世袭化危险,摆脱这种局面的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一种严格的,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考试。这种制度越标准,那么选拔的过程也就越公平,中国教育(包括理科和文科)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学科捆绑,本质上,这种硬性捆绑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种捆绑使得选拔考试制度更标准化——也就是更公平。

大部分精英的“全面化教育”心理诉求,国家人才选拔的标准化的政治需要,导致了今天“全面化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流方式。

通才教育在现代科学艺术融合的背景下,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如果要把它硬性的捆绑,全面标准化,那么它就是噩梦。(事实上,标准化才是万恶之源,现代通才教育只是让标准化程度更高,才导致了极致的破坏力。就算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在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下,仍然对教育有很大的副作用,因为它受到一种称之为“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的诅咒。标准化的教育来自标准化的考核——考试,获得高分的方式未必来源于天赋和兴趣,只要你的记忆力足够好,把大量的习题解答方案记在脑子里,就可以获得高分。1997 年,深蓝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象棋比赛中首次击败了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秘诀在于它“记住”了一百多年来优秀棋手的两百多万局的对局。标准化教育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记住了大量的知识,而不是给予他们思考和兴趣。记住知识是现代社会的人最不需要的一种才能,因为人不可能比计算机记住的知识更多,计算机让知识变的和空气一样廉价。)一个为培养精英而设计的通识教育系统,却让精英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来应付那些他们并不擅长同时对于他们擅长的领域并无必然价值的其他学科,从而危及他们的学术生涯,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在这场标准化运动中,所有人都是输家。现代文明的今天,有学术潜力的精英似乎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事实上,他们——所有的真正的有潜力的学术精英,都被一种为了选拔他们的系统奴役着,奴役者就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恐怖的噩梦——标准化通识教育。

【责任编辑:骆沙】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作者
刘老师

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文章:202
本类推荐
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951   
生态化学习-张立新-浙江师院
   1140   
本类热门
我要控告现代教育制度!
   1206   
生态化学习-张立新-浙江师院
   1140   
学校扼杀创造力
刘老师  2014-11-13 09:28:50
   981   
全球语是语言当中的“二进制”
   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