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发力精准构建新生态

智慧校园发力精准构建新生态

刘老师 发表于 2016-10-16 15:10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随之转向了“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核心素养”,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如何构建新的育人环境,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研如何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满足教师能够有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当前亟待从教育系统而不是局部改革去探索、完善。这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重点应该解决的,如何从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新的育人模式入手,构建起新的育人新生态。

智慧校园不是应试教育的助推器

  众所周知,教育目的的变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技术、一种生态,更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意味着我们国家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也意味着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是为了提供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人而服务的。工业时代人们只要掌握知识技能就可以参与社会生产,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掌握了比单个人还多的知识与技能,人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能够培养新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进步。智慧校园建设中如何落实人的高层认知能力,尤其是整合、评价、创造的能力也就至关重要了,而不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是否落实核心素养是智慧校园建设成功的唯一标准

  以班级授课制为代表、以教为主的教育为工业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发现原有的教育似乎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都在批判他们所经历的传统教育,好像传统教育是我们的敌人。在各种类型的培训会上,无论是大专家、小专家都在批判传统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四处寻找教育改革的良方。有人翻出民国时代的教育、寻遍国外的教育,种种现象表明我们亟需在国家层面给出正确的导向,指导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十多年来,其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实践中,往往难以深入实施,应试教育倾向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得不到真正落实。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健康体质状况下滑、社会责任感缺失、创新精神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顽症”。有关研究显示,全国近半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初二年级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上学,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有严重厌学情绪。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整个教育系统,尤其是智慧校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如何为新目标的落实做出规划和调整,从而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已成为当务之急。核心素养的确定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教育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从课程观、能力观上升到了新的育人观,这种育人观要求跨学科、跨领域培养学生的复合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创新融合。

  因此,为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我们应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指导,注重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智慧校园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智慧校园建设。比如当前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就做到了融合创新,为学生们创造了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和体验机会,对教育起到了推动和加强的作用。但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原有课程的存量改革,强调“互联网+”和课程的融合创新,尤其是包含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只有占学生学习时间长达80%以上的原有学校课程落实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才真正落实了我们国家新的育人目标。

六大素养构建教育新生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明确给出了“互联网+”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第一是讲文化基础,强调人要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谈及人文底蕴,必然离不开阅读,阅读过程中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与人的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当然如今的语文课堂的目的与过去语文课堂完全不同,过去的语文课堂的目的是扫盲,而现在的语文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底蕴、文化传承的人,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素养,尤其是批判性的阅读。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人要有探究、批判质疑的能力;第二是自主发展,强调人要学会学习、要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要明白背后的道理,可以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已学知识去应对还未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要有问题解决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所以学会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人必须具备的一个素养。另外,健康生活标志着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已经发展到了解决自身内涵发展的问题。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学生的抑郁倾向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一个方面是社会参与,强调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之所以提到社会参与,是因为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人必然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有责任、有担当,还要有实践、有创新,所以在创客教育中要落实实践和创新。核心素养的出台要求我们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软硬件环境,更包括链接人的软环境。

  总之,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中,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以系统观来统整原有的教育系统,构建起一个联通教研部门、科研部门、管理部门、学校和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育人环境。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课程,强调“互联网+”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孩子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其次,要提供教学实践过程中个性化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要保持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要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简政放权,实现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支撑“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助力基础教育精细化管理,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智慧校园的建设还要支持评价的变革,支持新一代“评价就是学习”的理念,构建一种能够进行多元评价的新型环境,这种环境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表现性的评价和多元评价。最后智慧校园建设还要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借助“外脑”,引进高端“智库”,让智慧校园建设真正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作者:张生,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作者
刘老师

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文章:202
本类推荐
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951   
生态化学习-张立新-浙江师院
   1142   
本类热门
我要控告现代教育制度!
   1207   
生态化学习-张立新-浙江师院
   1142   
学校扼杀创造力
刘老师  2014-11-13 09:28:50
   981   
全球语是语言当中的“二进制”
   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