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易学的架构与体系

国学与易学的架构与体系

刘老师 发表于 2017-01-14 16:48 上一篇


韩玉瓒端午讲国学
    按:上周12日沧州周易研究会在狮城公园天天国际旅行社举办了讲座活动,盐山计生局局长、研究会副会长韩玉瓒为大家讲解了国学与易学的架构与体系。现路人将其课件整理如下,方便以后复习,也供爱好国学与易学的有缘过路人了解、交流、学习。

   ●中央高层设计。

一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二是胡锦涛《求是》撰文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是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的内政外交新理念。

四是李克强提出了“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执政理念。 “深化仁爱之心 、铸成伟大灵魂”“仁爱”一词源于孔孟的儒家学说,“仁”是《论语》及道德的核心。

●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全球首家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中国文化的价值。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万世太平”;西方文化主张追求利益最大化。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

1988年1月,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开会,会上发表了一项重要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国学的源起。中华国学奠基人是伏羲,“国学”是国内学术界的叫法,官方则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海外称我们的国学为“汉学”,意指大汉民族之学,即指对中国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

●国学的体系。国学一般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同期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以学科分

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礼俗学、伦理学等。

以《四库全书》分

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以思想分

为易学、儒学、道学、中医学、佛学。国学(即所谓传统文化)是指易家、儒家、医家、道家、佛家“五家”思想的总称。其中,易家思想是源头,儒家思想是核心。

●国学的原典。国学根源性的经典要籍,可以概括为“三玄、四书、五经”。

三玄

《周易》(《易经》和《易传》)、《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礼记》中的一篇);

五经

《周易》、《三礼》(包括《仪礼》《礼记》和《周礼》)、《书经》(又名《尚书》)、《诗经》(又名《诗三百》)、《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五经要义。《易》是天地间的大道(主言理);《书》是先王行事的记录(主言事);《诗》是先王之泽尚存背景下的情怀表达(主言志);《礼》是人的行为规则;《春秋》是人间是非的价值判断。这五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与价值系统,确立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

《诗经》是一部周代诗歌的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础经典。哲学跟诗是分不开的。《诗经》是先民真情的宣泄;具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化意义;体现着“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民主政治制度,因而可供后世为政者效法。《诗经》所反映的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是这一个历史过程中先民喜怒哀乐情感的展现。

所谓“礼”就是治身治家治国之主体,是要履而行之有道,是不可更易之理。三礼”指《周官》《仪礼》《礼记》,这是关于周代礼制的三部书。《周礼》又称《周官》,讲的是周代政治制度,分为六个部分即六官:天官(主官朝廷及宫中事务 )、地官(主管土地和人口 )、春官(主管祭祀和礼仪 )、夏官(主管军政)、秋官(主管刑法 )、冬官(主管百工及土木建筑 )。《周礼》体现了对民生的极大关心 ,体现了生态保护意识。《仪礼》则讲的是生活礼仪,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规定了不同的等级应该遵循的礼。 “仪”是指具体行事中非常得当的行为表现。涉及到最基本的六个方面的礼。一是是冠礼,即成年礼。二是婚礼,本义是指合二姓之好、以延续子嗣。 三是丧礼,提出知恩报恩是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行,体现了一种对父母的知恩报恩。四是祭礼,祭礼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表明中国人的一种自然崇拜,认为天生之、地养之,应该报恩祭祀!五是聘礼,包括朝聘礼和解聘礼,就是聘用人的礼节,就像入学典礼、毕业典礼,令学生一辈子难忘。六是乡射礼。《仪礼》对重建现代礼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礼记》是解释《仪礼》的。《礼记》对后来的影响是最大的,象大同、小康等治国理想都出于《礼记》。《礼记》对于我们认识礼的意义也很有帮助。《礼记》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

《书经》也叫《尚书》,“尚”者“上”,把事情如实地记录在竹帛上就叫“书”,言其为“上世帝王之遗书”。《书经》被誉为帝王之学,是上古“中央政府”政治文件的汇编。包括了夏代和商代的文献和周代政府的公告,总结了夏商两代兴衰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民为邦本”的思想,民是最根本的,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关键要看统治者是否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强调作为一个统治者首先要修德,做到德行高尚。《书经》确立了圣王系统与王道政治典范;确立了以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展示了圣王的忧患意识。这些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以人事为根本,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根基。

《春秋》是一部编年史。记载的是东周春秋时期的历史,相传由孔子删订。礼在周代作为制度、生活规则、价值标准对社会行为进行评断。《春秋》就是以礼来评断历史的学说。《春秋》给人一种价值观的判断,告诉人们该怎样来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强调一个公正而不妥协的态度,形成了独特的春秋笔法,孟子就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易经》侧重通过《易》的象数层面揭开宇宙的奥秘。

●三玄要义。

《周易》两汉时期由强调象,到魏晋时期而强调意,王弼扫象,提倡得意,提出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随之产生了玄学。玄学家抛弃了汉代的象数易学,重视发掘《周易》蕴涵的深刻道理,提倡义理的易学。

《老子》老子的《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事物发展的方向,应该因势利导地去做。因此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要积极地引导,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自然无为方法可用来调和名教(礼教)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使之既尊重了每个人的个性,又能够使得这个社会的秩序得到稳定。所以老子的思想既可以治身又可以治国。

《庄子》与《老子》的非常收敛有很大不同,《庄子》则非常张扬,它追求个性完全展现以及无拘无束的逍遥。庄子强调不要以人为的东西来改变事物的天性、本性。郭象则说“自足其性”就是逍遥,即只要适合我的本性就是逍遥,不适性就不逍遥了。

●四书要义。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先秦典籍。隋唐时期,人们都追求佛教或道教,反而对儒家的思想淡漠了。这就促使宋代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重新为儒家建立意识形态话语系统而确立的新的经典体系。《大学》《中庸》是从《礼记》中挑选出来的两篇论文。《大学》讲外王”,《中庸》讲“内圣”,其核心不外乎“修己治人”四字。 康熙说:《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圣贤第一要节。(慎独、慎微、慎初、慎交)

《大学》作为入门书,讲的是自我实现之路,即所谓“三纲六证八目”。“三纲” ,即明德、亲(新)民、至善。《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人的三个最根本目标,最高理想是止于至善。通过明自己的德性,然后让民众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最后一起达到至善。“六证”,即止、定、静、安、虑、得。“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核心就是修身,前面的四个是为了修身,后面的三个是修身后所要实现的目标。修身的目的就是达到一个道德层面的自觉自愿。若是被动的,就不能够称之为道德了,那就是在法律制裁威胁下遵守法律的问题,道德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至善。《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以天下苍生为怀包括帝王在内的圣贤,是要涤除每个受教育者身上那种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家子气与庸俗气,成就天下大材。

《中庸》是通向内圣之路。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是说: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中庸》提出至善之境就是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中”是指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掌握好一个度。“庸”是“通常”的意思,也是“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反过来讲为“用中”,即我们要“用”这个“中”,“中”是一个常道。“和”与“中”一样也是恰如其分的意思。《中庸》的另一个根本意义就是“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道应该向天道学习,天之道讲诚,人之道也要讲诚,以人道的诚之德去配天道的诚。

《论语》是孔子及与孔子有关的言行录,体现的是人格典范。“论”有编次之意。《论语》提出了为人之道”的具体道德规范,其核心就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即主动地克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的意义。其实孔子提出来的仁是倡导一种道德的自觉,通过仁来规范个人的各种行为。从孔子在时代文化中的角色看,他代表的是先进的文明制度;从当时社会对孔子的认识看,他的形象是崇高、伟大的;从孔子的社会文化观看,他是主张社会发展、变革的。从孔子思想的本质来看,呈现出的是仁慈与善良。

《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录,体现的是保民政治。与《论语》不同的是,孟子参与了《孟子》七篇的写作与编辑。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推演为“仁政”。认为治理国家必须以礼乐教化,而不能用强制的、暴力的手段,要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实行王道主要的措施就是要置民恒产(当时指土地),孟子提出“无恒产者无恒心”,即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且有保障的财产,就不会有恒心;没有恒心,国家就不会稳定。孟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是“王道论”者,要求统治者对百姓施行仁政,关心民生;在哲学上,他是“性善论”者,认为辞让、羞恶、是非、恻隐之心是人生来具有的;在道德思想上,他是“仁义论”者,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应该守住这颗心,坚持这条路。《孟子》书中最核心的还是他的民贵”思想。

●国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建立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神权超越王权。另一方面,高扬明道正谊,强调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要明道、要正谊、要节制物欲、要人格的自我完善,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的养成,而这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华之所在。

●天人合一一方面是指人与自然的合一,其核心是顺其自然,即是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或本性,而不是顺自然界。正如道家的“自然无为”,不能消极被动的因循等待,强调排除主观和私欲前提下,“推自然之势”,主动地遵循规律、顺势推动、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做事。另一方面是指人与天命的合一。即是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把提高自己的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天”并不是神话的“天”,中国文化里“天”的概念,常常是用来表达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比如“民以食为天”。人与天命的合一,不是说要与鬼神合一,而是强调人只有通过自身品德的提升才可能得到外来的某种辅助。孔子所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无论是在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还是在人与天命之天的合一,都时时体现出一种人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人文思维是一种强调个性的思维,它具有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随机的、综合的特性。人文思维是从人事出发的,而科学思维则是从具体的物出发的。在现在物化越来越严重、人越来越成为物的奴隶的情况下,人文精神是我们现实社会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想让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儿人情味、多一点人性化。人们应该在生活上、在精神上更多地相互关怀,特别是现在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就更不能只看到物化的东西,还要看到更多人性的东西。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而道家主要起一个辅助作用。“儒”就是原指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的人,至孔子时代,则泛指具有知识的人的通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那个时候称之为“士”。“儒家”是孔子开创的一个学派,是指通过研究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圣人的经验,用学术来治理国家、教育民众。

儒家的思想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以王道仁政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就是实行王道、推行仁政,重视礼乐教化,同时礼法并用。

二是“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 儒家在政治制度上,还是推崇封建(同姓分封、护卫中央 ),也就是重视宗法血缘关系。法家韩非就说“要在中央,事在四方”,就是说具体做事的是地方,中央则要把握总的纲领。

三是“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理想 大同世界就是天下为公,是指没有国界、没有种界、没有阶级的界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这是比较理想化的,在现在来讲,就是共产主义。而在小康社会里,就是有分别的,有君臣、父子这样一些等级,所以叫做小康社会。

四是“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 儒家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礼记》也讲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孟子》讲要成为大丈夫,基本的条件有三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的品格,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根本准则。诸葛亮讲的“鞠躬尽瘁”,范仲淹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可说是在儒家的熏陶下人格的升华。

五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 强调修养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提出修养身心的目的就是能够安身立命,使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六是“乐观而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儒家非常重视人的努力,提出“尽人事,听天命”。“听天命”不是消极的意思,而是指事情有时机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时机成熟就可以实现了;时机不成熟,但不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努力。

七是“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就是说要在奉献中实现自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儒家文化的人生启迪。儒家非常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这就是要奉天法古。唐太宗有一句话是“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 知行合一。《中庸》讲,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知”必须要落实到“行”,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重在体悟。强调学习是为己之学,就是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体”即身体力行,“悟”就是通过学习知识去把握事物内在的精神,并灵活地运用它。执两用中。就是孔子讲的“执其两端,用其中”的“用中”的意思。强调过犹不及,要把握适当的度,把握中道。这就是“中国”称谓的渊源。“中庸”不是调和的意思,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比如你吃得太饱了不行,会撑得难受;同样你吃不饱饿着也是不行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你放手不管不行,管得太严也不行。既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慈,要做得恰如其分。  一句话,就是将“时”、“中”、“和”三字相融合。

●道家文化。所谓“道”,就是宇宙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所谓“德”,“得”也。是指“道”在宇宙万 事万物上的体现。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儒学讲求“入世”,而道学和佛学则讲求“出世”。大道不远在心中,何必千山万水求

●中国佛教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古印度佛教,而是儒道化、中国化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分为两支:一是藏传佛教,二是汉传佛教,主要指禅宗。人度不如自度,度己不如度人

●中医理论。中医学也叫岐黄学。岐黄即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由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黄帝内经》正是始于岐黄,而且古人尊称《黄帝内经》为医书之祖,它的作者黄帝、岐伯也被尊之为医家之祖。医易相通,哲学是医学的灵魂,没有国学(特别是儒学、道学)也就没有中医。

中医的生命观: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实为“炁”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中医的根本理论是阴阳平衡之道。中医遵循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即中庸之道。用中就是维持事物的平衡。因此说,中医并不能简单地指中国的医学,实际上是指一种中道的医学,即所谓“中医者,中道之医也”。中医运用了五行理论去分析人体脏器之间的关系,而且治疗时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确定从哪个方向入手。提出“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的,而不是仅仅治疗局部的疾病。中医强调的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之中的每个部分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中医养生要诀,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

中医理论核心就在养生上,即是治病于未病,就是说用养生来“治未病”。养生分三个层次,即生理养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心理养生(调节情绪,修养德行)、哲理养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提出了哲理养生的方法,叫做“六然四看”。即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中医的思想,不是仅仅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实际的病,而是从整体上来治疗。从饮食、起居、心理、哲理各方面进行总体调节。也就是把一个人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生病不可能只是这一个体某一个部分单方面孤立地出问题了,一定是整体上都有问题。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 仁”德的核心是“爱人”(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仁”德的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悌(以子承老为孝,心中有弟为悌)之情的扩展就是忠恕(忠诚、宽恕)之道。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是“仁”的具体运用,是指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具体讲能够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的话就是仁了。

●《周易》是研究以日月五星为主要标志的天体运行规律、进而引申为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之理的古代哲学著作,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被誉为群经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学问之宗、百科之母、万事之则、帝王之学、天人之学。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家的孔孟思想、道家的老庄思想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源于《周易》。《周易》源本于实践、产生于占筮、成就于哲学。

●易学狭义上讲是指历代对周易经传的注疏解释,广义上指探求宇宙事物周期性阴阳变易规律的学说。在中华文化和文明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易经、易传、易学三个阶段

●对待易学的正确态度。秉持“中庸之道”,既不能过分的妄信,也不能绝对的不信。所谓迷信,就是未经反复实践与验证,就痴迷妄信。钱学森说:“对于已知领域,我们应当相信科学;对于未知领域,我们应当相信现实。”“所谓科学,一是猜、二是做!”(人就像一台生物计算机,要经常输入正能量、好信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易学预测基于共时性原则、全息论原理、天人感应合一的理论等。随着科学界相对论的完善,也出现了模糊理论、测不准原理(温度计测水温),因此,不论是科学预测还是易学预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其准确率达到100%是不现实的,正常的话应在九分之五至六分之五之间!(多看别人的长处,自己则长;多看别人的短处,自己则短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说:《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向它请益人生的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充满无限活力与生机。通过努力提升道德价值,行善、求真、审美,以成就成己成人之学。《易经》的“象数”可以用于占卦。秉持“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三原则。

《易经》启示我们人生的正途: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活主动权就操之于己,生命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理、兵法、韵学、算术。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唐朝宰相虞世南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唐朝孙思邈

不知《易》者,不得入阁。——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组阁原则

假我以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曰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帛书》

●《易经》在我们身边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毛泽东与易经:“光泽大海,普照东方”,“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才使他得以“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矛盾论中“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矛盾无时不在”与易经的太极阴阳如出一辙。 

蒋介石与易经:豫卦的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他的临终遗言:“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数。”

成语与易经:九五之尊、群龙无首、虎视眈眈、反目成仇、谦谦君子、立竿见影、正大光明、不三不四、七上八下、物极必反、不速之客、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文过饰非、防微杜渐、乐天知命、洗心革面。

韩国国旗就把我们的八卦图,它取了四卦,乾坤坎离。

●“易经”的种类。《易经》作为研究“易”学问的古代经典,是一本关于“卜筮”的典籍,是总结事态预测规律理论之书。自从孔子作《易传》后,才成为一部哲学经典。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创画先天八卦,形成历史上的三种《易经》,即所谓的“三易”:一是夏代神农(炎帝)作《连山易》。其首卦为“艮”,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是商代轩辕(黄帝)作《归藏易》。其首卦为“坤”,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三是周代姬昌(文王)作《周易》。其首卦为“乾”,象征“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因此,狭义上讲,《易经》特指《周易》。

●“周易”的形成。班固《汉书》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是指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中古(夏商周时期)、下古(春秋战国时期)。

上古圣人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中古圣人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系卦爻辞。下古圣人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而作“十翼”,从而形成了由《本经》和《大传》构成的《周易》。

    周,引申为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周行不殆、周到圆满、全面完备而无疏漏;古人认为“周”有“周普(完备、普遍)”之义。周易的“周”字具足四义:周代;周地;周人;周全。

“易”字除本义外,玄学认为还包含了三层意义:一是变易:是指宇宙事物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状态,即《周易》所讲的“生生之谓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这就是“易”。也即荀爽所说“阴阳相易、转相生也”。“变易”也称之为“无常”。二是不易:是指宇宙事物运行变化的根本秩序、原则和规律是不变的,即《周易》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就是“道”。“不易”也称为之“有常”。三是简易:宇宙事物的变化虽然繁复,但天地却从不去干涉它,一切顺自然而发展,这就是简易。所以《周易》指出,简是天之德,易是地之德,简易是天地之大德

《周易》是一部研究宇宙事物周期性“变易”规律的经典,这种规律如同周而复始一样的“不易”,又好像转一周这么“简易”。

《周易》阐述的是“变易中有不易”,“不易中有变异”的规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容易”。不然就叫“难经”而不叫“易经”了!

●《周易》的基本思想:以“修己治人”为目的,以“阴阳”、“则天”、“通变”为理论,以“应时处中”为核心。至于《周易》作用,《火珠林》说的最明白:一曰治天下,二曰论长生,三曰卜吉凶

●“周易”的卦符。《周易》的卦符也叫卦画,被誉为“无字天书”,伏羲作八卦用于“卜筮”,并将“卜筮”的过程和结果,用笔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也叫“占卜文”,因此,“易卦说”就成为中国汉字的一个重要来源。

爻的本义是绳结,是“交”(综横之交、阴阳之交)、是“效”(通过“交”所产生的“效用”)。“爻”与“要”同音,可以理解为“要素”。实际上,古代对孩子“教”“学”“觉”等启蒙教育,都是从“结绳”“玩爻”开始的。

三个阴阳爻符相叠形成形成三爻卦,叫作“经卦”或“单卦”,俗称“八卦”,曾经叫作“八索”即八种绳索,八种绳索挂成一排就叫“八挂”,因用于占卜而称为“八卦”。8个三爻卦(经卦或单卦)两两相叠,合成64个六爻卦(别卦或重卦或复卦),其中有8个纯卦(上卦与下卦相同)

●易学思维。所谓易学思维,也叫象数思维、类比思维,包括太极思维、阴阳思维、三才思维、四象思维、五行思维、六爻思维等,因是我们东方人所特有的思维,也称东方思维。

易学思维方法含有两个层次一是取象比类”。取“立象以尽意”的思维途径,以象明理,着眼点在“象”,“象”有卦象和物象之分,“取象比类”是将八卦的卦象与其表征的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运作,实质上是借助某种直观形象作为标志物,触类旁通,引起联想,推导出相关结论;二是运数比类”。取“极数通变”的思维途径,着眼点在“数”。

易学家唐明邦教授提出易学思维有四大特征:一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诱导;二是阴阳对称、刚柔调和;三是强调序列、注重节律;四是整体思维。易学思维充分体现在“象、数、理、占”四个方面,尤其是“象”与“数”方面。

太极——世界及宇宙的通用符号。一元即太极。意为大极了(其大无外)、又小极了(其小无内)。太极无处不在:物物一太极、人人一太极、事事一太极。

2007年7月7日英国索寞赛特出现的麦田圈太极图;2008年5月8日英国维尔特郡出现的麦田圈太极图

“太极思维”告诉我们:人本身就是一个太极,人人都活动于更大的太极之上,

但是重要的是人人都要认清并抓住“太极点”,因为那是重点、要点、基本点,更是“生长点”和“转折点”。

两仪即是阴阳,被誉为二字浓缩版的《周易》 。

虽然在《周易》本经里未曾出现阴阳二字,但却用阴阳爻符和数字九六来表示出了阴阳性质。

“鬼神”与“阴阳”。“鬼”者,归也,为阴;“神”者,伸也,为阳!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阴阳思维告诉我们:人生不论是临福临祸,还是兆吉兆凶,都要有一个平常心态,创造条件延缓由吉到凶的转换、促成由凶到吉的飞跃;同时把握“悔”“吝”之量变。它使我们“兼听则明”,不仅听他说了什么,更要听他没说什么!

“三才”又称“天地人”即天才、地才、人才。天地人被誉为三字浓缩版的《周易》,天地人称作“三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象征《周易》的三个层次。 故有“易贯儒释道,道统天地人”。“三才思维”告诉我们:时间、地点、人物三种因素聚齐到位后,才会出现特定的吉凶(得失、输赢、好坏等)格局。

四象在性质上是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在时间上,是指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等四段时间。在空间上,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象是一个时空具备的概念。(相似者为类象,西方科学和东方易学分类的标准不同)。“四象思维”告诉我们:不论是人生策划或是具体工作部署,都要纵向(时间上)分段、横向(空间上)划块,以便做出详尽安排。

五行思维告诉我们:不论是人体养生还是人生事业,对自己处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做到心中有数,促进“生”与“克”的平衡。

“六爻思维”告诉我们:大凡事物的空间架构、时间过程至多可分为六部分,否则,就不再具有“简易”之德(“简”为天之德,“易”为地之德)。

●“易学”的流派。一是义理学派(现代叫做学院派),侧重于易学原理的研究,为形而上的易道层面,属于哲学范畴,称之为义理易学,史上亦称儒家易学;二是象数学派(现代叫做江湖派),侧重于易学预测的研究,为形而下的易术层面,属于科学范畴,称之为象数易学,史上亦称道家易学。

 ●“易道”是大智慧,“易术”是小聪明,聪明智慧没有多少之分,只有大小之别,可见易道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得道”呢?只能靠“悟道”!有道是“大道不远在心中,何必千山万水求”。

义理是指《周易》大义和道理,因此也叫易道。《周易》作为古代朴素的哲学经典,其中的易理易道,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宇宙观即世界观、时空观。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宇宙(自然界、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人与宇宙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宇宙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周易》体现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天人一体,正是所谓“人体是个小宇宙,宇宙是个大人体”。

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周易》主张的人生观是“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品格。同时主张“乐天知命故不忧”。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人的主观需要相连的判断好坏、是非、利弊、善恶的观念。《周易》就价值观提出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思想。

术数实为道家之术,而阴阳五行理论一直为道家所推行,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吉凶,即以种种术数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用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

●易术,一般认为包括山、医、命、相、卜等五术,史上称之为“玄学五术”

山术也叫仙术,因大多在山中修炼而得名。山术是指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它是最深奥、最神秘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为迷信”的一种。       

●医术:医术是通过中医治疗疾病以保持健康的术法。可分为方剂、针灸、灵治等三部分内容。1、方剂:就是以“望、闻、问、切”诊断四法,根据“表里、虚实、寒热”等症,通过处方药剂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常用易卦整理药剂处方。2、针灸:就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腧穴,以针和灸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证应六十四卦及十二地支并以针灸治病。3、灵治:就是以催眠术、暗示法等集中精神意念,利用《祝由十三科》做药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利用大自然来灵治的医术,如收惊。

●命术就是通过分析宇宙自然对人体的影响,以人的出生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改善人的命运的一种学问。命术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八字类,如渊海子平等;二是星命类,如紫微斗数等;三是神数类,如铁板神数、邵子神数等。

●相术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物体的外形,而预测其内部的吉凶的学问。相术大多以观察研判人或物的具体表象,进而分析研判其成相的过去、以及分析可能发生的未来的吉凶。也就是说相术为观其外形、知其内涵之法。相术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相天术,也叫星相术;二是相地术,也叫堪舆术(风水术);三是相人术,包括面相、手相、骨相、痣相、音相、名相、印相等。

卜术就是一种借“事发的时间或方位”、“起占的时间”,运用表象符号来推算事物演变的吉凶趋势及判断处置方式的一种学问。卜术大概可分为三类:一是卦卜,包括六爻筮法(纳甲筮法、火珠林、金钱课、文王课)、梅花易数等;二是式卜,即奇门、太乙、六壬“三式”;三是杂卜,如测字、占梦、抽签等。

卜、筮、占。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从龟卜到蓍筮是易家的进步,龟卜主要是利用兆象,具体直观,依靠形象化的感性思维;而蓍筮主要是利用数字运算,依靠抽象化的理性思维 。而卦占就是主要利用阴阳五行干支的生克制化之理。卜,象;筮,数;占,理。

人生的成功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十二种:一坟二房三八字,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又避凶。“一坟二房三八字”,一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这十二种因素用现代语言来讲如下:祖坟、住宅、生辰、善良品格、知识水平、姓名、身相面相、敬畏心理、人脉关系、健康状况、职业和配偶、是非辨别力。

●九三九四——最难的位置。九三、九四处在中间的位置,是人生中最难的阶段,或不三不四,或老三老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内不在己”,跟“上”有隔阂,得不到器重。和“下”有距离,得不到支持。与“人”有排斥,没有知己。如何度过九三和九四?方法就是进德修业。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一要闲邪存其诚。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二要修辞立其诚。小心言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女子虽弱,为母则强。上帝不能照顾每一个人,所以给每一个人派了一个母亲。柔弱更符合生存的道理。柔弱胜刚强。不与对手的强项竞争,避其锋芒。作为坤卦,最好有态度(心宽的程度)就是能够守住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处境,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就是吉祥。( 态就是心大一点;心宽一寸、受益三分),“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用严肃的态度来持守内心的真诚,用正当的方式来规范言行的表现。敬义立而德不孤。

亚里士多德: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谦卑是最适当、最适宜的态度。谦卑是收获的开始,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的核心是真诚。目中有人;口中有德;心中有善。观察谷子地的饱瘪谷穗······

●易学主要思想。一是矛盾辩证对立统一的思想。如乾坤、泰否、损益、剥复等等。二是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如乾卦龙的“潜”、“见”、“跃”、“飞”及“亢”,体现了先民对自然与社会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与总结。三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四是忧患意识。五是趋时尚中。

每日更新才是天地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断有所创造,才称得上变易。强调要不断变革和创新,变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阴阳不测之谓神”。事物的变化一方面有规律可循,有规则就有确定性,这叫做“常”,即所说的“道”;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变数,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叫做“神”。这神即神妙不测之意,是说阴阳变易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向,事先难以预料。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考察事物的变化,不能抱有成见,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观察。

在《周易》看来,事物的变化过程,总是由于发展到极点 ,而向其自身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道理叫做“物极则反”。因此,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走向反面。即使处于逆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而应采取“屈以求伸”的策略,努力改变现状,迎接光明的到来。为了保持安定,将事业引向前进。

《周易》安身立命之道,首要的就是趋时尚中。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是将事物的各种矛盾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又无不及,从而使事物处于最佳状态。所谓时,即时机、时运、时势;趋时,就是主动地适应时势,及时抓住机遇,随时加以变通。适时则吉,失时则凶。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偕行”,“变通趋时”,因时而行中道。

●研习国学和易学的三大收获:昭示文化的源头。指引人生的方向。启发个人的安顿。

    一方面,乐天知命。天就是各方面的条件,凡是不能改变的都属于“天”,只好接受它,很多时候我们要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改变不了别人就得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环境,就得改变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学一点自占技术,帮助解决现实的困境。还是要自己负责,不要幻想有离奇的力量来支持你。自助者天助也,我命在我不在天!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作者
刘老师

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文章:202
本类热门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2341   
国学与易学的架构与体系
   1140   
毛泽东早年作文:心之力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