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点

微言
- 全开源开放工具与平台下的开放创客教育下孩子们能做到这种NPC来研究各物种大战的参数变化就了不起了,游戏AI与AI游戏容易合成.从建模、编程、调试、生成等可以看到整个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有趣、有用、有意义.数字原理与动手体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游戏与AI相结合.孩子们可以创意自己的文化IP,编写自己数字故事,创作自己的游戏
- 格物致知要落实到知至物格才能触动“诚-信-真”
- 对课程的核心概念要重新认识,其中可解构可重构是非常重要的属性,开源对资本闭源的针锋相对,从知识版权的开源角度调整制度,提出开放知识框架与开源协议是非常成功的。而教育必须把知识解构给孩子,让学生重构问题现场,更是知识进化的必然,不然我们的孩子看不到底层逻辑就被封在了内卷环境中不可创新,制度建设一样重要。开源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底层逻辑,开源教育工程学要提出。
- 想起加入电子学会烛光义教,突想义务教育不是简称”义教“吗?又强调一次义教?一直从事开源教育发现教育与技术的标准协议问题,才想把此项目做为烛光义教的系统推荐,可以在国家提供基础信息技术设施的前提下,全免费提升乡村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代化,一段时间国家三通两平台全国性统一很难,要用大同小异的多样化就得用开源教育方式适应中国多样化的国情,先搞小卫星小特色,再探索课程的标准化开源化,可以极大的减少信息